有關我的大學演講稿4篇
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。在現在社會,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(fā)增多,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,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大學演講稿4篇,供大家參考借鑒,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大學,我的心目中一直想考上一個好大學,上清華,上北大……
我是一個聰明而不勤奮的人,老天白給了了我一個聰明的頭腦,卻不懂得珍惜,現在后悔還不晚,我要努力學習,不枉費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,不辜負國家的栽培,所以我來到了這兒,寫我有一個大學夢,夢里我考上了清華,校園里都是書香和墨香,讓我陶醉,瞧!那里是東坡園,哪兒還有一個書苑,我笑了開心的笑了,直到笑醒了,才發(fā)現是一個夢,心中長長回想:唉,我什么時候能考上啊!還得等5年啊!努力努力,上好學,考清華,長大后報效國家,為我的未來,國家的未來做貢獻!
這是我的大學夢,我一定要努力實現啊!
"人生就像餃子,歲月是皮,經歷是餡,酸甜苦辣皆為滋味,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,人生中難免被狠狠擠一下,被開水煮一下,被人咬一下,倘若沒有經歷,硬裝成熟,總會有露餡的時候。"這一段話,不是我的原創(chuàng),是央視名嘴崔永元評論人生的一段話。以我現在的經歷還不配和大家談人生,我就和大家談談大學生活。
對于今天讓我站在這里給大家講如何度過的大學生活,其實有點趕鴨子上架。因為在這三年的學習生活中,我的經歷并不算豐富,除了我認為滿滿的三年的生活感悟和學習心得外,也別無其他。
畢竟我們每一個人對大學,對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,不同的理解就決定了我們采取不同的態(tài)度去對待他。其實回過頭來再想一想,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,我想,我的這三年生活應該也還是這樣的,對我來說,在一個我們暫時無法改變的環(huán)境里,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去做好每一件值得去做的事。
現在我結合個人經歷,大體聊聊我的大學生活,希望作為一個個例,能給大家?guī)硪稽c思考和啟發(fā)。
我的大一和很多人一樣,就是天天背著書包去上課,晚上去自習,周六周日有時候也就是跑到教室里去自習。因為除了自習,當時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什么其他事可以做。
后來也經常去圖書館,不過主要是去電子閱覽室,就是去上網。在還沒走進大學時,我總是想在進了大學后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圖書館的資源,至少看上幾萬冊書,看來這只能是幻想了,不過直到現在我還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。
盡管每天都有事可做,內心也有迷茫的時候,因為畢竟是大學,我也覺得大學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的,豐富多彩的,不應該只是為了學習,為了考個好成績而就這么度過。然而這終究是我的想法,行動上我做得并不多,遺憾說不上,但是確實有點可惜。也許這就叫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吧!
直到開學的某一天,當我還自稱大一時,同學提醒我,你老已經大二了,我這才醒悟。
我的大二基本上在延續(xù)大一的生活模式。不同之處在于我的目標更清晰些了,知道知己有所求,所以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、充實自己。當你有一天,你覺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,什么都不會時,這確實是件很可怕的事情。在努力學習之余,我也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業(yè)余生活:練習練習書法,鉆研下圍棋……這其中的樂趣只有當諸位沉在其中才能有所體會。
大三是集中學習專業(yè)知識的一年。對于我來說,就是一如既往的學習,對于其他同學,就要取舍了:有的同學要從協(xié)會中退出,有的要從學生會中退出……對于取舍,我的理解就是有舍才有得,只要你認為值得,就去做吧。這一你年的學習,我沒有絲毫放松,每一門專業(yè)課我都認真的學習,做了詳盡的筆記。我想,最后能保研成功,和我的這一選擇以及這一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。
以上就是我大學三年的基本經歷。也許大家會覺得沒有什么,確實如此,我也是這樣認為,畢竟這僅僅是我的生活而已。我想這樣的生活值得大家借鑒的地方不多。下面我談一下我的某些心得,僅供參考。如果大家覺得還是那么回事,可以略微聽下;如果我的觀點與大家的背道而馳,大家完全可以把我的演講當做打廣告吧!
大家好,我是XXX專業(yè)X班的XXX,很高興站在這個演講臺上與大家見面,大家可能不明白,為什么我的大學純屬偶然,為什么會沒有上大學的想法?其實這些都不重要,我現在不就站在這大學的演講臺上?
中國古人有一句話,叫既來之,則安之。這句話,本來很好,既然來了,那就安心的好好讀書吧?可是在大學里,我對這句話卻不敢茍同。
為什么?大學是同學們進入社會前的一道門,至于在大學這四年中你能不能推開這扇門,真正的走向社會,那就要看大家在大學里都干些什么了。
聽很多的學長或者以前上大學的前輩經常說,大學里其實就是上網,吃飯,睡覺,談戀愛,上課這么幾件事情而已,而有些同學就直接把上課這一項給取締了。干脆就不上課了。
其實,我感覺,上大學,不只是學知識那么簡單,而是學做人,學做事的一個階段,無論是小學,初中,或者高中,我們都面臨著升學的壓力,我們所要面對的只有學習,到了大學,其實我們的知識都已經學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我們要學一門技術,掌握一門才藝或者多門才藝,學習人際交往,學會做人處事。
如果你把大學看成和小學,初中,高中那么簡單的話,那你就大錯特錯了。我始終認為,在大學里,我們不能在死學習了,如果這樣,將來我們一樣沒有出路,那么我們可能還會去考研,實際上,考研只是推辭,說法,要那么高的學歷,卻沒有那么高的能力的人多了去了,都走向社會,誰能競爭的過誰還不一定。況且很多人考研,那是沒辦法的事情,大學里光顧學習了,把自己能力的培養(yǎng)放到一邊不去過問,不參加任何的社會實踐活動,當然沒能力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,怎么辦呢?考研吧……
中國教育注重的是培養(yǎng)通才,其實這種人很少數,大部分人都只在一方面感興趣,對另外一方面不感興趣,我進大學的偶然性就在于,我不是一個通才,卻還可以上大學,實屬于瞎貓碰上死耗子,那就一個字
該。
要精通一門根本就不難,難的是門門都要精通,所以,很多學生沒有上大學的機會,很多大學生沒有畢業(yè)的機會,雖然有專業(yè)課,可是還有必修課呢?
說了這么多,其實我的'主旨很明確,我們上小學,初中,高中是學知識的,上大學同樣也是學知識的,可是大學不是象牙塔。是不是又顛覆了一項?
可是很多人都把它當作象牙塔,用來躲避外界的物欲橫流,外界的爾虞我詐,外面的激烈競爭,上了大學之后,我們都已經是大人了,再懼怕,再逃避,還不是要去面對?
大學就像個小社會,你想考試成績門門優(yōu)嗎?你想過英語四六級嗎?你想拿獎學金嗎?你想畢業(yè)嗎?你想拿到學位嗎?
怎么樣?在座的各位,你考慮好怎么樣去度過你的大學生活了嗎?
我參賽的主題是“我的大學”,可是我似乎是在講所有人的大學,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同感,有那么多的前車之鑒,我想我的大學道路雖然坎坷,但注定會通向更加光明的大道。
記憶的段落筑起的是一個理想的童話王國,校園里再怎么碰碰磕磕,再怎么吃吃喝喝,一旦到了要離去的時刻,所有的抱怨都如云飄過,還是被同窗牽絆著思索,擁抱著寄托著回歸的時刻;
或許生活就是在聚聚合合里成長著,無論走到哪這三年的冷桌子熱板凳都是你我這個年代最美的;
還有好多話沒說,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等著我去吐露泡沫;
還有很多事沒做,為什么偏偏在這離去的時刻將你我牽引著;
揮揮手,那個人不多的教室你和我扮演著什么角色;
逃過的課,現在看看是否值得;
精彩的授課,又有多少次是在夢中度過的;
又有多少次抱著手機發(fā)著微博,回頭看,操場上還有幾個身影是單獨的;
一雙雙一對對的走著,才不問是否真的能走的更遠一些,當下的火熱懵過了孤獨的時刻;
早早的起來在樓下等著你去吃早飯,卻見你忙活半天穿著拖鞋跑過;大門口114、115路公交車, 何時才能一人一座。
打水的那條路線期待了多少次與女神的碰面,卻每次都是擦肩才發(fā)現自己已經錯過了那一時刻;
校園小路雖不太平坦,但是走在上面心里舒坦,不用左顧右盼,不用躲躲閃閃,祝福你,我的校園,你的66華誕。我曾經夢一般的追戀,不知下一次相見是何年何天。
把所有的夢幻放在胸前,勇敢的走好每一個落腳點,無論前方多數波坎,只要夢不變,希望就在眼前停岸;
我的大學,我的校園,我的明天,我的那些說不完的123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