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論語名言語錄大全(通用60句)
子曰:"信近于義,言可復(fù)也。恭近于禮,遠(yuǎn)恥辱也。因不失其親,亦可宗也。"本篇文章是關(guān)于論語名言語錄的句子,僅供參考,希望能夠幫助到您。
1、子曰:"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(fā)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(fù)也。"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
2、子曰:"歲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"——《論語·子罕》
3、子曰:"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"——出自《論語·子路》
4、放于利而后行,多怨。
5、子不語:怪,力,亂,神。
6、巧言令色,鮮矣仁?!墩撜Z》
7、默而識之,學(xué)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——《論語》
8、子曰:"質(zhì)勝文則野,文勝質(zhì)則史。文質(zhì)彬彬,然后君子。"
9、子曰:"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"
10、貧而無諂,富貴無驕。(學(xué)而)
11、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為可知也。(里仁)
12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(yuǎn)。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。
13、始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行,今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行。于予與改是。《公冶長》
14、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?!墩撜Z衛(wèi)靈公》
15、舉一隅不以三反,則不復(fù)也。
16、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
17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?!墩撜Z·憲問》
18、從心所欲不逾矩。
19、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!人焉廋哉!
20、內(nèi)省不疚,未何憂何懼!
21、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?!龂?曹操龜雖壽
22、子曰:"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"
23、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?!独锶省?/p>
24、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?!蹲雍薄?/p>
25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(yuǎn)?!短┎?/p>
26、歲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?!蹲雍薄?/p>
27、夫子莞爾而笑。——《論語·陽貸》
28、為君難,為臣不易。——《論語·子路》
29、躬自厚而薄責(zé)于人,則遠(yuǎn)怨矣。出處:論語
30、君子務(wù)本,本立而道生。出處:論語
31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出處:論語
32、恭近于禮,遠(yuǎn)恥辱也。恭則不侮。出處:論語
33、或曰:"以德報怨"。子曰:"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"
34、君子懷德,小人懷土。君子懷刑,小人懷惠。出處:論語
35、見利思義。
36、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
37、未知生,焉知死?
38、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
39、天生德于予,桓雎其如予何?
40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(yuǎn)。出處:論語秦伯
41、躬自厚而薄責(zé)于人,則遠(yuǎn)怨矣。作者:孔丘 出處:論語
42、欲速則不達(dá)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。出處:論語
43、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(為政)出處:論語
44、子謂《韶》: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謂《武》:盡美矣,未盡善也。
45、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(xué)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(xué)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(xué),民斯為下矣。
46、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,可謂好學(xué)也已矣。
47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示
48、色厲而內(nèi)荏,譬諸小人,其穿窬之盜也與。
49、成事不說,逐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
50、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
51、見利思義,見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為成人矣。
52、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?!?論語
53、有顏回者好學(xué),不遷怒,不貳過。—— 論語
54、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—— 論語
55、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?!?論語
56、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(xì)?!?論語
57、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—— 論語
58、又問仁,答:"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,就算仁了。
59、子曰:"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于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"
60、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。
文檔為doc格式